做有温度的教育——听陈刚校长在四川电视台讲述天七的故事!

2018年3月29日,我校陈刚校长参加了四川广播电视台《起立·敬礼》栏目录制,和广大观众一起讨论教育的问题,分享教育的观点。

以下是陈刚校长的分享全文~

我是陈刚,是天府七中的校长。算起来,我从事基础教育已经有36年个年头了。2009年,受成都市教育局和成都七中委派,我来到还没有从“5·12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缓过神的都江堰,领办七一聚源中学和八一聚源高中,历经近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,让那些从废墟中走出的孩子,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颜。2011年,我又被成都七中派遣到金牛区,创办成都七中万达学校。五年后,成都七中万达学校成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、成都市领航高中。


2016年7月,我离开成都七中万达学校,在周围人疑惑的眼神中来到天府新区,来到这片对我来说陌生的土地。不少人问我,你到底为了什么?说实话,那段时间,我也在心中也在不断的叩问自己:你已经年逾半百,放弃安稳舒适的岗位,去那个尘土飞扬的工地,从一块砖一棵树做起,辛苦劳累自不待说,到底为什么呢?

我相信,每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人,内心都有一个至善至美的教育梦想,只要有机会,都会去追逐内心的梦想,努力的创造内心那个完美的教育。无奈,教育却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。我们无论多么努力,那个完美的梦总是在我们望得见却够不到的前方;于是,我们就会像追日的夸父,不断的奔跑。


我1982年中师毕业,开始踏上教育的追梦之旅。2003年,我放弃宜宾县教育局副局长的身份,来到成都七中做一名普通教师,追寻教育的真谛。随后的近十年时间,我领办七一聚源中学、八一聚源高中,创办成都七中万达学校。现在,我带着那个纯真的教育梦想,来到了天府新区,重新出发,创建天府七中!我希望,在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节点的天府新区,用我几十年教育实践的沉淀,为这个伟大的民族,为我们可爱的祖国,为这个全新的时代,倾尽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最后一点绵薄之力!


今天,我演讲的题目是《做有温度的教育》,我想用三个故事,和大家一起分享、触摸天府七中的教育温度。
一份菜单的故事

这是关于一份菜单的故事。在天府七中,当就餐的铃声响起,你一定会看到有这么一个人,在食堂门口张望,他正在等待着前来品尝新菜品的孩子们。他就是我们学校食堂的一位大厨,师生都亲切的叫他“龙哥”。龙哥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厨师啊,他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,不比我这位校长低呢。

一个普通的食堂师傅,哪来那么大的魔力?要知道原委,且听一份菜单的故事。


学校有一个孩子肠胃功能很差,春节的大鱼大肉使她本来单薄的身体变得更加柔弱。快开学的时候,父母就非常担心她在学校的饮食。他们想,一个学校不可能单独为某个学生准备饭菜,所以夫妻俩商量后打算让孩子在家调理一段时间,等脾胃好一点再来上学。可孩子非常想按时回到学校。龙哥在家长群意外得知这个消息后,立马私信孩子的父母,了解孩子的情况,针对孩子的肠胃功能为她制定了营养又易消化的特殊菜单,并且告知孩子每天到哪个窗口去取自己的那份特殊饭菜。龙哥的行为,在寒冷的冬天,温暖了家长群所有父母的心,家长放心地把孩子送回了学校,并嘱咐她一定要学会感恩。


龙哥的温暖还不止这些。在上学期的一次考试结束后,龙哥自掏腰包,奖励考试进步的学生,还风趣的给两份菜取名叫“稳得起”和“跑得快”。所谓“稳得起”就是卤制的大刀龙骨,希望孩子们能够保持优异的成绩;所谓“跑得快”就是卤制的猪蹄,希望孩子们下次考试能够进步得更多。

龙哥把对孩子们的爱洒进了一日三餐,融进了一粥一饭,温暖了天七每一位家长和学子。


在龙哥带领下,食堂的每一位师傅都温暖如春,比如他们考虑到很多孩子戴着矫正牙齿的牙套,就把肉加工成细末再去熬粥;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把水果切成小小的果丁,只为了方便孩子们咀嚼。

在天府七中,每一位教职员工都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着教育之爱:学生的纽扣掉了,生活老师会细心地帮他们缝补;学生腿摔坏了,导师会在下课后背他去食堂,晚自习后护送他回寝室;初一年级的女生,初次住校,晚上洗了头,生活老师像妈妈一样拿来吹风机,给孩子吹干头发。暖风吹干了头发,也吹暖了孩子的心。这些辛勤的园丁,用爱的阳光照亮了学校每一个角落。

一张课表的故事

天府七中实行“分层分类,选课走班”,希望做到“一人一课表,每生有特长”。我们现在有450多个学生,就有450多张课表。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符合他自身难度和兴趣特长的课程,因此每一个学生的课表都是不一样的。


天府七中实行选课走班,是基于对生命差异的认识。正因为生命的个性化差异,教育就更需要关注到每个孩子的需求。让孩子从自身实际出发选课走班,其实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他们学会选择,在尝试和体验中发现自我,在自主选择中学会担当。

 

我们学校首届学生中,有一对双胞胎兄妹,他们是导师8班的“惠惠”和“睿睿”。两个娃娃的性格禀赋有差异:妹妹惠惠阳光开朗,像一朵向日葵,脸上随时都能看到笑容;哥哥呢,聪慧理性,一副老练持重的样子。两个娃娃成绩不相上下,虽然在一个班级,但两个娃娃的课表却大不一样。


惠惠的英语比较拔尖,在英语D层学得顺风顺水,但数学却学得比较吃力,所以数学她选择的是B层学习。哥哥却刚好相反,数学一直名列前茅,因此数学他选在D层,但英语却老是拖后腿,他选择了英语B层,甚至一度他还参加了英语A层援助课程。于是我们就看到这样的场景:早自习后,哥哥睿睿到114上D层数学,妹妹惠惠却去了216上D层英语;第二节课,哥哥睿睿到218上B层英语,妹妹惠惠去了115上B层数学。下午第八节,妹妹惠惠选择了她酷爱的非遗课程皮影课,哥哥睿睿却在击剑馆练习击剑。晚自习时间,兄妹俩又回到导师班,复习、总结、交流一天的学习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惠惠的数学竟跃升到班级中上水平,还作为进步最大的学生代表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言。哥哥也渐渐对英语产生了兴趣,甚至还选择了“英语也疯狂”的选修课。两个娃娃的优势学科更加优异,而薄弱学科也得到了最大的提升;更可喜的是,他们都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艺术、体育项目,每一周,都有时间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,玩上那么几个快乐的下午。


这两个娃娃生活在同一个家庭,学习在同一个学校甚至班级,社会圈子和原生家庭都是一模一样的,但他们的禀赋志趣和发展走向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。如果我们任然漠视这种差异,让他们学习完全相同的课程,选择完全一样的项目,每一天每堂课让他们在同一间教室上同一堂课,那么,他们有人会吃不饱,有人却跟不上;有人欢天喜地,有人却唉声叹气。这种以一张考卷为教学指针,千人一面、千篇一律的教育,不知让多少鲜活的生命变得萎靡不振,黯淡无光!

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放在眼里,只把能够给学校带来美誉度影响力的分数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,应试和谋生就会充斥在教育里,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就会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,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,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,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,我们不禁要问:这还是教育吗?

天府七中尊重生命差异,实行分层分类选课走班的办学策略,“一人一课表,每生有特长”,精微教学、精细管理、精准育人,为学生营造最适宜的发展环境,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,使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逐渐明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,从而学会学业规划、生涯规划,实现每一个学生最充分的发展。

一碗燃面的故事

关注天府七中的人都知道,天府七中有一种特殊的奖励——船长面,想吃船长面的孩子都可以自主申报哦,借鉴“21天养成计划”,让孩子们在月初提出自己的小目标,比如养成每天洗脚的习惯,养成每天整理书包的习惯,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等等。21天后,孩子们自己提出书面申请……


一碗普通的燃面,就变成了一朵希望之火,点燃了所有孩子的向善之心!

 

前期我们专门报道了天七船长面的由来,点击以下链接可以查阅~


以上就是陈刚校长给我们分享的三个故事。


第一个故事,为身体特殊的学生制作特殊的餐单,一份菜单,温暖了每一个孩子和家庭;


第二个故事,让不同禀赋学力的孩子选择属于自己的课程,让每一个不一样的生命都绽放最精彩的自己;


第三个故事,用多元的标准选拔学生吃船长面,一碗燃面点燃的是孩子的向善之心。


三件事,看似风马牛不相及,但是都体现了天府七中对生命差异的尊重和对教育规律的敬畏,都凝聚着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对每一个孩子的满腔热情,其中历历可感的教育温度,每一天都令我深深感动!

2019年5月29日 14:21